人類一切的罪惡都在諸般的生態報導中暴露無遺
連世界末日這個「驚恐聳動」的字句,人類也祇會「聳聳肩、做作文而已」!
這也正是人類所發明的這句不負責任的成語 :【活在當下】,所不斷給人類洗腦、安撫的結果!
所以【如果明天就是
世界末日】你會做些甚麼?各種「與最愛的人擁抱在一起」或是「痛快地吃喝一頓」等的回答,
就又再再顯示出【活在當下】這種不負責的,人類對
罪惡
無知,對地球生態鄙視的醜陋心態……
~~~~~~~~~~~~~~~~~~~~~~~~~~~~~~~~~~~~~~~~~~~~~~~~~~~~~~~~~~~~~~~~~~~~~~~~~~~~~~~~~~~~~~
作者鄒敏惠 | 環境資訊中心 – 2015年7月16日

加拿大英屬哥倫比亞大學(UBC)研究發現,全世界觀察到的海鳥族群數量,自1950年代起至今已減少70%,顯示海洋生態系統出了問題。自1950年代起,海鳥的數量減少了70%。圖為扁嘴海雀(Ancient Murrelets)。攝影:Daniel Donnecke。全球500海鳥族群 總數掉7成

這是第一個估算全球海鳥數量變化的研究。UBC研究生Michelle Paleczny和團隊合作「我們的海」計畫,彙總了全世界超過500個海鳥族群──即全世界海鳥的19%──的資訊,發現整體數量減少了69.6%,等於在60年間減少了2億3千萬隻海鳥。

「海鳥是海洋生態系健康的指標。如此巨幅的海鳥數量減少顯示海洋系統一定出了問題,也反映海洋生態系受影響的程度。」Paleczny說。海鳥一生環遊全球海洋覓食,並回到同樣的棲地繁殖。科學家用棲地的個體數量判斷海洋的健康程度。

研究人員也觀察到,可以活上數十年的海鳥信天翁,數量明顯減少。Paleczny說,信天翁壽命長、飛行距離遠,在途中遇到的危險也特別多。牠們的主要生存威脅是被延繩魚鉤纏住而溺水,每年都有數十萬隻海鳥因此死亡。

「我們的研究顯示,有必要增加國際保育海鳥的措施。海鳥減少對海岸和海洋生態系有許多影響。」Paleczny說。


漁業、汙染、氣候變遷

族群數量暴跌背後有許多原因,包括人類過度捕撈海鳥賴以為生的魚類、海鳥被漁具纏住、塑膠和石油污染、外來種入侵、棲地破壞和改變,以及氣候變遷造成的環境和生態改變

海鳥在生態系中扮演重要角色。牠們吃其他海洋物種,也是其他海洋物種的食物。牠們的糞便進入繁殖地的海岸生態系統,給予整個食物鏈養分。

此研究發表於PLOS ONE線上期刊,由UBC研究人員Paleczny、Vasiliki Karpouzi、Daniel Pauly以及雪梨科技大學講師Edd Hammill合作完成。
~~~~~~~~~~~~~~~~~~~~~~~~~~~~~~~~~~~~~~~~~~~~~~~~~~~~~~~~~~~~~~~~~~~~~~~~~~~~~~~~~~~~~~
其實,聖經早已將【
世界末日】的訊息彰顯出來了!
正當世界末日來臨的前一夜我們再回溯到所有人類歷史上的每一天每一時每一分每一秒人類才會驚訝地發現一件事

原來我們都是
【活在當下】的愚民!
歷史當下的我們並沒有為【地球
[明天]的生態危機】做些甚麼!!!


以馬內利 
主基督教--聖安息主日教會   
布衣神僕郝傳道

主後 2015 07 17 首發


arrow
arrow

    布衣神僕 郝傳道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